
在市場中,商家對印尼和馬來的燕窩哪個好也有不同的詮釋。正所謂賣什么吆喝什么,各說各的好,那么到底誰是誰非?印尼燕窩和馬來燕窩哪種燕窩更好?中國燕窩網詳解印尼和馬來的燕窩哪個好。
目前馬來允許出口燕窩到中國的的廠家有九家,印尼有三家。進口燕窩食品該燕屋必須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注冊,并報中方備案,由當地政府嚴格對燕屋和廠家進行嚴格監管,確保食品安全,有燕屋ID,每批貨有追溯系統,該工廠需在中國也有申請通過的正規進口貿易有限公司,方可把燕窩出口到中國。
正規燕窩廠家必須獲得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批準的進口許可證資格的企業,才能向中國海關申報進口手續。
印尼和馬來的燕窩哪個好
加工工藝、顏色、燕絲粗細、浸泡時長、耐燉度和口感,是印尼燕窩和馬來西亞燕窩的主要區別,除加工工藝和口感外,個人認為顏色是偏黃還是偏白、燕絲粗一點或是細一點,并不構成印尼燕窩和馬來燕窩好壞區別的標準,重點說一說加工工藝和口感。
在市場中,商家對這兩種工藝也有不同的詮釋。干挑原料就是那種天生長的好的,毛少的,個頭兒大的。說干挑工藝好的賣家,是因為燕窩原料的絨毛和雜質少所以挑出來的燕窩沒有那么多縫隙,是密的,賣相好;而做濕挑疏盞的賣家說濕挑工藝好,因為干挑是難以純手工完成的,密盞很多是刷膠和漂白的產物,濕挑干凈。正所謂賣什么吆喝什么,各說各的好,那么到底誰是誰非?印尼燕窩和馬來燕窩哪種燕窩更好?我們來分辨下。
真正意義上的干挑,需要符合以下幾點:
一、料必須為極輕毛, 3~ 5根,并且只能分散附于盞背上不會集中于盞的底部。
二、料內部網絲囊狀不能藏太多污物,黑點等。
三、工人挑燕毛時,第一步先將燕盞表層附帶的污物,如蛋殼、小黑點等洗刷干凈,用刷子等在干燥狀態下快速刷洗。然后用濕布包裹或噴水,要使燕盞在水分吸收后保持八成干左右,即開始挑毛。一般只需將大毛挑出即可,整個挑毛過程中必須使盞形中的自然黃金弧度保持完好。
四、因為挑毛過程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燕窩的自然狀態,所以干挑盞在外形上不僅盞絲緊密,還保留了原盞形的自然黃金弧度,而且盞絲上的蠟樣面都保留著,尤其是盞背下部及兩邊近燕角的部分。干挑盞泡發好,味道和口感都很好,尤其是燉出的蛋白清香味非常濃郁,在燉的過程中,香味四溢。
五、干挑盞缺點是因為只是挑取大毛泡發后,會發現很不干凈,因為很多小毛都卡在燕絲內,不過清潔工作也是容易的,喜歡的客戶也都能接受。
六、工費成本高,要保持盞形密而完整,必須熟練工人才行,以一般燕盞一公斤150片左右計一個熟練工人一個月出品2公斤的量。
干挑燕窩亞硝酸鹽含量會不會高呢?由于干挑原料上乘,通過清洗去污,亞硝酸鹽也可以到達低于30ppm的國家標準。
因為有以上缺點,生產上有半干挑的工藝,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再加至二道工序,將盞泡入水中挑細毛,提高干凈度,但隨之而來就是損耗增加,盞面的蠟樣面就沒有了,而且盞絲的緊密度也差了。
濕挑,故名思義,就是一開始就將原料燕盞泡入水中 反復刷洗,并浸泡致原料燕盞絲都軟化后,然后撈出,用醫用吸水紙吸干水分后再分配給工人挑毛。
濕挑對原料燕盞要求不高,中重毛原料盞都可以清洗的很干凈 而且挑后燕盞成品干凈度很高。有些工廠用中輕毛原料盞的,熟練工人一個月可以出品5-6公斤。
缺點則是泡濕后燕盞已經漲發變形,同時損耗增加。燕盞清洗完畢后,需重新吹干定型,濕挑定型的崗位工人是很關鍵的,不然就很難成型。由于燕絲在浸泡和刷洗過程中斷掉,燕窩結構被破壞,對成品燕盞的燉煮泡發有一定的影響, 相對蛋白清香要差了一點點, 但也是要非常敏感的食家才能真正體會出來。同時實驗也表明濕挑會造成輕微的營養流失。
一般的消費者對燕窩的形狀、產地都不必過于看重;最重要的是純天然,不使用化學藥水洗毛、全部人工挑毛、不刷膠、全部用夾子定型、自然風干。對于講究味道和口感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干挑印尼燕窩,要是喜歡干凈度的理所當然地選擇濕挑馬來燕窩。
如果非要把印尼燕窩和馬來燕窩做出一個哪種更好的結論,我認為相對來說還是印尼的燕窩要更好一些。因為印尼的老燕子更多,老燕子做出的燕窩條狀比較粗大、纖維比較明顯、盞型也普遍比較大。相比的新燕,老燕水分含量更低,不經過其他處理的前提下,保存時間更長。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燕窩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rademandesign.com/jianbie/3130.html